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1個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增強黨員責任感和使命感,9月27日,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200余名師生黨員來到雙塔革命烈士陵園舉行主題黨日活動。院黨委書記趙雪霞、副書記李巍、副院長楊玲珍、副院長鄧霄,師生黨員代表及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活動。活動由李巍主持。

雙塔革命烈士陵園布局莊嚴肅穆,青松翠柏環(huán)繞,主墓區(qū)安葬著多位革命先驅(qū)和烈士,包括劉天章、任國楨、陰凱卿等,他們的墓冢呈球形,墓頂樹立著大五角星,象征著先烈們的高貴品質(zhì)和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的偉大理想。


公祭儀式開始,此刻的陵園尤顯莊嚴,4名黨員邁著莊嚴步伐敬獻花圈,眾人向烈士紀念碑行鞠躬禮并默哀一分鐘,緬懷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寄托哀思。大家的心與歷史同在,共同回顧那些為國家和人民獻出生命的英勇烈士們的不朽事跡。



傳承英烈精神,凝聚前行力量。學院以新起點開啟新征程,院黨委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為進一步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保證支部工作的傳承性與連續(xù)性,在活動當天,學院舉行了中共leyu.乐鱼(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委員會黨支部授旗儀式。趙雪霞同志為新成立的學生黨支部授旗,楊玲珍同志、鄧霄同志為新成立的教工黨支部授旗。
旗幟代表的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代表著明確新的工作任務和使命,也要求黨員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作為黨員的特殊身份和肩負的特殊使命。黨員同志應堅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那經(jīng)時間沉淀愈發(fā)璀璨的記憶,傳承英烈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授旗儀式完畢,趙雪霞同志領誓,全體師生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隨后,教工支部書記代表荀宇暢同志、學生代表田士豪作表態(tài)發(fā)言。他們提到,在物電學院成立的第一年,全體師生員工將堅定執(zhí)行黨的方針政策,積極完成校黨委、院黨委安排的各項工作,挺膺擔當,奮力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中,在教學科研道路上再創(chuàng)佳績,為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

活動最后,趙雪霞同志作總結發(fā)言。她表示新中國成立75周年與第11個烈士紀念日即將到來,各黨員應當緬懷先烈,在先烈的事跡中汲取動力。傳承,是最好的緬懷;紀念,是為了更加篤定地前行。緬懷英烈,更要發(fā)揚好他們的精神、從他們的事跡中汲取奮發(fā)的力量,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所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國家。這 75 年是中國人民不斷奮斗、不斷探索、不斷前進的歷史,見證了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青年黨員要深入學習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光輝歷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艱難探索到如今的繁榮昌盛,理解這一偉大歷程背后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奉獻和犧牲,將愛國主義情懷內(nèi)化為自己的價值核心,認識到自己肩負著傳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的使命,堅定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把這種熱愛轉(zhuǎn)化為推動國家發(fā)展的動力源泉。
青年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銘記英烈之名,重溫革命志士的精神遺產(chǎn),緬懷英雄烈士的歷史功勛,為的是以史為鑒、以史為師。通過本次黨日活動,師生黨員同志更加明確了要傳承革命先輩的理想信念、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將紅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脈,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不斷創(chuàng)造不負革命先輩、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yè)績!
初審:麻瑤
復審:李巍
終審:趙雪霞